《北京日报》:“黑科技”让红树林活起来
- 发布者: 北京日报
- 浏览次数: 30601
北京世园会植物馆首次在北方温室营造红树林生长环境,
支持红树林以及其他热带植物的生长,还可以营造潮起潮落的效果。
本报记者 潘之望摄
本报记者 李瑶
20多天后开幕的世园会,人们不仅将在植物馆欣赏到国内首个室内红树林群落,还将体验到风靡全球的teamLab打造的沉浸式数字展,观者将会置身于一个由红树植物的根、种子、叶片、候鸟等水生动植物组成的奇幻光影世界,并与红树林亲密互动,仿若置身真实的红树林群落中。
teamLab是东京大学研究所学生所创立的一家艺术团队,他们的作品被誉为全球十大必看展览之一,团队通过艺术、设计与新媒体科技的结合,为观众带来突破现实的沉浸式体验,观者可以与场景充分互动,就像用灯光技术表演的一场人人皆可参与的视觉秀。早在去年, 在武汉开幕的《teamLab·未来游乐园》就成为了网红打卡地,在这个展览中,所有图案、文字均投影在幕布上,观者可以徒手创造、推动、改变或消灭投影屏幕中的它们。例如廊壁上有24种花瓣组成的动物来回走动,频繁触碰它们,花瓣就会消散。大屏幕上飘着的日、月、山、川、雨、象、鸟等象形文字甲骨文,轻轻碰一下它们,就会幻化出相应的图像,而且动物能跑动、雨川会流动,越多人参与互动,画面越丰富。
“用科技手段来呈现艺术,这是teamLab的主旨。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,让人们全方位感受红树林的魅力,激发人们的无限想象。”植物馆建设方万科集团相关负责人说。
因此,早在2017年11月,万科就与teamLab达成合作意愿,以“红树林”这一植物馆明星植物为主题,创作一件全新的数字艺术装置作品。teamLab曾花了半年时间研究和了解红树林群落,数次飞往中国深圳和东南亚寻觅、观察真实红树林群落生存环境,此后又经过半年多的修改、创作,最终将这件作品呈现出来。
植物馆里的teamLab沉浸式数字艺术互动装置,始于实际尺寸大小的红树林世界,将参与者带入红树林植物群落的生境“潮间带”。在这里,参与者将会置身于一个由红树植物的根、种子、叶片、候鸟等水生动植物组成的奇幻光影世界,红树林富饶而又美丽的生态环境将会生动形象地展现眼前。而且,红树林群落里的生物会受到参与者的影响,不断交互改变自己的行为,给参观者带来即时互动的独特体验。
“眼下,teamLab日本团队已进行了两个多月的作品现场导入工作,目前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。”这位负责人表示,希望teamLab沉浸式数字展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视觉上的瑰丽绚烂,还能体会到人、科技、创造与大自然、与未来的关系。
推荐新闻
新华社 | 万科集团抗击疫情:坚守防线 守望相助 共建安心家园
疫情发生以来,万科作为服务520万户家庭、超过1万商户的“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”,积极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和财力支援抗疫前线。同时,配合政府严格做好防控工作,携手合作伙伴共克时艰,保障公众健康,践行社会责任,为抗击疫情贡献万科力量。在武汉地区,万科目前正服务61个住宅项目、31个商写项目,3家酒店,4个长租公寓,3个物流项目,覆盖12.7万户家庭。面对疫情的威胁和岗位的缺口,已在休假返家途中的万科人毅然选择返回武汉,坚守岗位。
合肥现“誉霸”养老院
在合肥四里河路万科森林公园小区的万颐庐园长者照料中心,平均年龄85岁的老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。最近,一则消息在老人间不胫而走——100人不到的养老院,有15位获得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”纪念章。
万科35年净利增1300倍,铸就资本市场活化石
刚刚过去的9月,万科度过了自己35岁的生日。1984年,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中,王石创办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,这就是万科最早的主体,当时还挂靠在深圳特发集团名下。35年后的今天,万科已经成长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典范,各项指标长期领先领跑,是当之无愧的排头兵。